行業資訊
中世紀歐洲園林特征
中世紀的歐洲園林,無論是寺院庭園還是城堡庭園,開始都是以實用性為主的。隨著時局趨于穩定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園中的裝飾性和娛樂性也日益增強。如有的果園中逐漸增加了其他種類的樹木,鋪設草地,種植花卉,并設置了涼亭、噴泉、座椅等設施,形成了一種游樂園(Garden of Pleasure)類型的園林。
迷園也是這一時期比較流行的園林。有的用大理石鋪路,有的用草皮鋪路,以修剪的綠籬圍在道路兩側,形成圖案復雜的通道。英王亨利二世曾在牛津附近建了一個迷園,中心部分是用薔薇覆被著的涼亭。在歐洲其他城堡園林中也常見迷園的設置。
此外,還有用低矮綠籬組成圖案的花壇。圖案或是幾何圖形,或是鳥獸形象及徽章紋樣,在其空隙中填充了各種顏色的碎石、土、碎磚等,這種類型的花壇稱為開放型結園(Open Knot Garden);如果在空隙中種植色彩艷麗的花卉,則叫做封閉型結園(Closed Knot Garden)。同時,過去用以種植蔬菜的畦內后來也開始種植花卉了。
種植花卉是為了采摘花朵,所以并不密集,以后則種植密度越來越高,類似近代的花壇。這類花壇所強調的已不是單枝花朵的形狀、色彩,而是注重其整體效果了,并月畦的形狀也由原來的長條形發展成矩形、方形、圓形、多邊形等。起初的花壇一般高出地面,周圍以木條、瓦片或磚塊鑲邊,以后則與地面平齊,常設置在墻前或廣場上。
另外,當時的德國和法國貴族們還仿效波斯的習俗,建造獵園,在大片的土地上圍以墻垣,內種樹木,放養獵物于其中,但無大型野獸,只有鹿、兔及一些鳥類,供貴族們閑暇時狩獵游樂。比較著名的有德國國王腓特烈一世于1161年建的獵園。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jionggong.cn,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