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一、制定《實施意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踐行“千萬工程”經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抓手。2024年,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對新時期全面推進該項工作作出系統部署,為各地開展整治提供了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引。
??作為超大城市,上海已進入以存量更新和提質增效為主的發展階段。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助于統籌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協調要素配置、產業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對國土空間結構的精細化調整與系統治理,是推動城市實現內涵式、集約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為貫徹落實國家戰略要求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已有試點經驗,研究制定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政策文件,突出新階段多元目標與綜合功能導向,整體謀劃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路徑,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至“十五五”期末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答:至“十五五”期末,全市基本完成40個以上滬派江南、新城綠環、濕地空間、現代設施農業等主要建設任務。以全域全要素整治,煥新村容村貌,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相融合,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三、《實施意見》部署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一是優化郊野地區空間布局,全域全要素統籌安排各類建設任務。明確“劃定整治區域—編制實施方案—按需調優三區三線”的工作路徑,并將實施方案審批權限提級至市級,以便加強工作統籌協調。
??二是推動農用地集中連片整治,協同耕地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多途徑解決耕地碎片化問題,促進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并探索農田多樣化生態整治。
??三是實施建設用地整理,盤活閑置低效建設用地。強化政策集成,疊加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統籌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和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保障落實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間。
??四是開展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功能提升,提高綠色生態空間品質。統籌實施灘水林田濕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推廣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探索農林水時空復合和功能疊合,深化各要素協同治理。開展土方綜合利用,豐富郊野地形的景觀層次。系統推進濱??臻g和生態廊道建設,加強海陸協同治理,開展系統性、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山水工程”。
??五是發揮政策綜合效能,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生產配套“點狀供地”工作,優化現代設施農業用地空間。聯動土地儲備新機制,實施鄉村產業用地整備,創新多地類組合供地模式。開展特色村落風貌保護傳承行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六是健全完善實施機制,建立多元資金投入模式。強化部門聯動與工作協同,統籌推進鄉村各類建設行動。整合各條線涉農資金,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項目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投入機制,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模式。
??四、《實施意見》提出了哪些核心政策創新點?
??答:本次政策創新點主要體現在:
??一是空間彈性政策。允許跨行政邊界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允許在保持空間布局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局部調優“三區三線”,強化全市域自然資源統籌平衡能力。
??二是市級周轉制度。探索建立市級永久基本農田周轉庫,為平衡永久基本農田提供緩沖空間。鄉鎮街道確實無法平衡的,可申請市級周轉空間補足,待補充耕地地塊驗收后劃入市級周轉庫。
??三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監測監管平臺,結合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核算耕地保護空間,確保新增耕地可實測、可追溯。
??四是跨部門協同。發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平臺優勢,以“一張藍圖”統籌協同鄉村各項建設行動,破解資源碎片化難題。
??五是多元投入機制。探索各條線涉農資金集中投放、整合使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和政策性金融支持。
??五、整治區域應該如何劃定?
??答:依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合理劃定整治區域,聚焦農業生產、特色村落、生態保育、和美鄉村、現代設施農業等功能片區建設任務,優先選擇有實施需求并具備實施條件的鄉鎮街道。
??六、局部調優“三區三線”需遵循哪些原則?
??答: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允許局部調優“三區三線”,并納入實施方案(注:“三區三線”是指:?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空間所對應的區域,以及分別對應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調優方案需確保耕地保護空間范圍內耕地數量不減少、布局更集中、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整治區域內建設用地面積不增加。實施方案應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一致,涉及規劃調整的需經法定程序編制報批。
??永久基本農田調優需遵循“總體穩定、先補后調”的原則,可將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河道湖泊內、宅前屋后、面積小于10畝等布局零星或與一般耕地等“插花”分布、不便耕種、無法長期穩定利用的永久基本農田和耕地優化調出。優先將地力優質、設施完善、產量穩定的連片高標準農田調入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規模原則上不超過所涉鄉鎮街道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的5%。
??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哪些組織保障機制?
??答:市級部門加強協同聯動,市規劃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委、市交通委、市綠化市容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等共同遴選確定整治區域,審批實施方案,協調問題并做好整體驗收和監督指導。
??相關區政府(管委會)組織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編制實施方案,明確專門實施機構,統籌推進建設實施和后期運營。
??八、各區、鄉鎮街道在實施中應注意哪些關鍵事項?
??答: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方向,注重方式方法,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是嚴守底線,強化規范管理。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不能借整治之名進行違規建設,避免“一刀切”和運動式整治,實施過程中應履行好監管責任,防范各類風險。
??二是堅持總規引領,資源統籌。夯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鄉村空間治理重要工具的內核本質,維護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的底版底色,打造各方力量有序參與、各類資源有效整合的平臺,加強規劃實施的全過程管理。
??三是鼓勵公眾參與,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各環節必須充分聽取農民意見,涉及重大事項要嚴格履行民主程序,使基層群眾成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受益者、推動者和建設者。鼓勵發揮“土地整治+”平臺作用,積極推動跨界融合,助推鄉村價值實現。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