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關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實踐的思考
關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實踐的思考
2017清華同衡學術周“綠色城鎮化發展”分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孫安軍作了題為《關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實踐的思考》的主題報告,他認為,城市雙修是一項長期工作,要打持久戰,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1為什么開展城市雙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經歷了一個快速擴張的發展時期,先后經歷了改造、開發、整治、更新等階段。總體來看,城市發展模式比較粗放,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城市規劃建設面臨諸多突出問題:城市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城市公共空間缺失、城市交通擁堵、風貌特色喪失等等。
1)中央關于城市雙修的要求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大力推進城市生態修復,逐步恢復城市自然生態”“要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李克強總理在會議總結時再次提出“通過實施城市修補,促使城市魅力重現、煥發活力”“大力推進城市生態修復,逐步恢復城市自然生態”。
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配套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印發,提出 “有序實施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解決老城區環境品質下降、空間秩序混亂、歷史文化遺產損毀等”“恢復城市自然生態,制定并實施生態修復工作方案”。
2017年3月,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并確定了第二批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以下簡稱城市雙修)的19個試點城市名單,標志著城市雙修工作在全國開展。
2)開展城市雙修的意義
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行動,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足城市短板的客觀需要,是城市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標志。開展城市雙修是新時期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是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具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建設等多重意義。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