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北京南中軸地區開始規劃設計
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獲悉,南中軸地區國際方案征集工作介紹會今日(4月3日)召開,這標志著方案的征集正式拉開帷幕。應征入圍的5家設計團隊將正式開始方案設計工作,預計3個月后完成設計任務。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了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功能以文化功能為主,既要延續歷史文脈,展示傳統文化精髓,又要做好有機更新,體現現代文明魅力。南中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要規劃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
此次規劃設計征集的工作內容包括南中軸地區約98.9平方公里概念性規劃研究和永外地區-大紅門地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地區約26平方公里詳細規劃設計。
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介紹,今年2月,國際方案征集公告面向全球發布,共收到全球31家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提交的申請文件,經專家評審,最終確定了5家優秀設計團隊參與本次國際方案征集工作。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中軸地區方案設計要圍繞“南中軸要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的要求,將南中軸納入中軸線及其延長線整體考慮,明確局部軸線與整體軸線的關系,完善南中軸空間秩序和功能組織;做好南中軸地區文化的傳承與利用,建設大尺度生態空間,形成文化特色突出、生態空間宜人的城市特色風貌區。
其中,東城區的永外地區位于南中軸的最北端,通過本次征集活動,將充分挖掘燕墩等歷史文化資源,承接中軸線文脈向南延伸;以存量更新為導向,探索首都功能核心區功能優化、環境提升的路徑;通過對沿街建筑立面進行整體設計,形成永外地區建筑文化特色;通過城市風貌改造提升,塑造能展示歷史人文遺跡和現代化首都風貌的公共空間系統。
豐臺區大紅門地區關注南中軸空間秩序重塑和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問題,統籌利用好各類用地,努力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風貌,形成“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并對現狀保留區域提出改造提升建議,增加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四環路以南地區擬建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通過大尺度生態空間的建設,打通一道綠化隔離帶,完善首都城市公園環,落實綠色生態引領發展的理念,體現生態修復特色。
按照國際方案征集時間安排,預計設計團隊3個月后將完成方案設計工作,今年8月底前完成國際方案征集工作。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了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功能以文化功能為主,既要延續歷史文脈,展示傳統文化精髓,又要做好有機更新,體現現代文明魅力。南中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要規劃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
此次規劃設計征集的工作內容包括南中軸地區約98.9平方公里概念性規劃研究和永外地區-大紅門地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地區約26平方公里詳細規劃設計。
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介紹,今年2月,國際方案征集公告面向全球發布,共收到全球31家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提交的申請文件,經專家評審,最終確定了5家優秀設計團隊參與本次國際方案征集工作。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中軸地區方案設計要圍繞“南中軸要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的要求,將南中軸納入中軸線及其延長線整體考慮,明確局部軸線與整體軸線的關系,完善南中軸空間秩序和功能組織;做好南中軸地區文化的傳承與利用,建設大尺度生態空間,形成文化特色突出、生態空間宜人的城市特色風貌區。
其中,東城區的永外地區位于南中軸的最北端,通過本次征集活動,將充分挖掘燕墩等歷史文化資源,承接中軸線文脈向南延伸;以存量更新為導向,探索首都功能核心區功能優化、環境提升的路徑;通過對沿街建筑立面進行整體設計,形成永外地區建筑文化特色;通過城市風貌改造提升,塑造能展示歷史人文遺跡和現代化首都風貌的公共空間系統。
豐臺區大紅門地區關注南中軸空間秩序重塑和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問題,統籌利用好各類用地,努力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風貌,形成“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并對現狀保留區域提出改造提升建議,增加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四環路以南地區擬建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通過大尺度生態空間的建設,打通一道綠化隔離帶,完善首都城市公園環,落實綠色生態引領發展的理念,體現生態修復特色。
按照國際方案征集時間安排,預計設計團隊3個月后將完成方案設計工作,今年8月底前完成國際方案征集工作。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