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包頭市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
頭市針對城市建設發展實際,開始啟動新一輪總體規劃編制,明確新時期包頭城市建設發展的戰略思路,科學謀劃城市未來發展前景。
現行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期限到2020年,鑒于現行城市總體規劃臨近規劃期末,現狀建設用地已突破國務院批復的城市規模,今年包頭市啟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21-2035)的編制,本輪規劃編制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和呼包鄂城市群發展需求,重點推動包頭市由傳統工業城市向區域性綜合城市轉型的發展戰略,通過科學配置生產、生活、生態等資源要素,著眼解決包頭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城市病”問題,合理規劃城市規模和空間布局,科學明確新時期包頭發展的戰略思路,科學謀劃城市未來發展愿景。目前,正在對現行城市總體規劃執行情況開展評估工作,已經完成城市風道和生態環境承載力兩個專題研究。
2017年包頭市先后被住建部列為第一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和第三批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試點期限均為兩年,今年作為試點工作的攻堅之年,包頭市不斷創新規劃思路,探索試點做法和經驗。一是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加強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的規劃管控,彰顯城市特色風貌。二是深入推動城市“雙修”,城市功能短板得到有效彌補,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留住城市記憶,加強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作上,包頭市規劃局從2017年就開始開展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先后完成13處歷史文化街區和270處歷史建筑的普查工作,昆區鋼32街坊和北梁三官廟街區已被評為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今年完成1處擬申報歷史文化街區和8個歷史建筑測繪工作,組織完成了昆區鋼32街坊和北梁三官廟街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并經專家論證通過,完成了包頭市第一批34處歷史建筑的掛牌工作。通過一系列保護工作,實現了城市文脈的延續,留住了城市的記憶。包頭市還將籌建包頭市工業歷史博物館,以展示包頭市的工業發展歷史和工業成就。目前選址工作正在展開。
強化規劃引領,全面落實重點改革任務。首先推進“多規合一”,形成全市域覆蓋的一張規劃藍圖。為了充分發揮規劃在城市發展中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形成統一的空間管控規劃。從2017年開始,開展了“多規合一”工作,協調梳理了49項空間類規劃和政策性空間管控要素,識別解決沖突圖斑7153個,基本完成全市域范圍的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同時推動“多規合一”信息系統管理綜合平臺建設,為多部門協同審批,提升行政審批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投資和營商環境奠定基礎。其次,開展城市開發邊界劃定,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集約發展,落實“緊湊城市”的城市發展理念,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有效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今年,市規劃局開展了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工作,依據生態環境承載力確定城市規模,初步形成中心城區518平方公里的城市開發邊界方案。同時為了強化城市開發邊界的管控力度,根據市人大立法計劃,市規劃局起草了《包頭市城鎮開發邊界條例》,將通過立法的形式有效維護城市開發邊界管理。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