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鐵路隧道與公路隧道在設計上有哪些不同的考慮?
除了鐵路隧道、公路隧道,還有市政隧道和地鐵隧道等,最關鍵的區別在于:設計時參考的是不同的規范體系。
鐵路隧道設計參考鐵路體系TB(鐵標) 的設計規范,雖然鐵路規范系統更新略慢,但《TB10003鐵路隧道設計規范》剛好也出了2016版。
公路隧道依循交通部的的一套設計規范,都是JTG(交通規)體系,如《JTG D60-2015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和《JTG D62-2012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等等;
市政隧道參考國標的GB規范,住建部(以前是建設部)管,這個學民建的同學應該比較熟悉,參考的主要規范有 GB50010砼規、GB50009荷規、GB50011抗規、GB50017鋼規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地鐵隧道因為起步晚,相關規范出得比較晚,比如《GB50490-2009 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50157-2013 地鐵設計規范》、《GB 50909-2014 城市軌道交通結構抗震設計規范》等等。在早些時候缺乏這些專業細分領域的規范時,也主要參考GB體系的那些規范,如荷規砼規抗規之類。也正因為此,軌道交通的這些設計規范也繼承并深化了荷規砼規抗規這些輩分比較高的規范,而且都是住建部組織編寫和管理的,所以在主要公式和計算表達式上,風格體系保持一致,工程師在設計時切換思路也很方便。
另外,GB50490軌交技術規范、GB50157地鐵設計規范和GB50909軌交抗規,我院都有參與編寫工作,我還是很自豪的。
我個人理解,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由于歷史原因,各部委分頭管理自己領域的工程項目,自然有各自的管理和設計體系。比如我比較熟悉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隧道段和深圳至中山跨海通道,都屬于公路隧道,用的是JTG系列的規范,現在馬上完成初步設計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屬于市政隧道,設計時參考的就是GB系列的規范。
至于各類隧道在設計中的具體細節差別那就太多了,比如公路隧道一般都設檢修道而市政隧道一般沒有,鐵路隧道一般在荒郊野嶺所以常用鉆爆法、馬蹄形截面較多而市政隧道明挖或逆作之類的做法很常見所以多是矩形截面之類的。才疏學淺,我就不一一展開了。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