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
11月2日,記者從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經太原市政府批復同意,太原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設計單位編制了《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劃范圍北至上蘭和繞城高速公路北段,西至西山邊山地區,東至東山邊山地區,南至姚村。本次征集截止到11月9日。
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旨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改善城市內澇及水安全、水生態、水污染、水短缺等問題。事實上,一直以來,太原市都積極響應政府相關海綿城市政策部署,抓牢海綿城市建設機遇,接續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成果,保護和恢復太原生態本底資源,解決城市病,助力城市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并實現城市高效管制,將太原打造成全國的生態樣板示范城市。
記者了解到,本次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規劃期限為近期和遠期。其中,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0年。在規劃范圍上,研究范圍為城市規劃區范圍271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為太原市中心城區范圍695平方公里,北至上蘭和繞城高速公路北段,西至西山邊山地區,東至東山邊山地區,南至姚村。
在規劃目標上,將通過落實太原市海綿城市建設,在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四大系統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在水安全方面,將確保中心城區防洪標準滿足百年一遇,清徐縣城、陽曲縣城防洪標準、內澇防治標準中心城區為50年一遇,清徐縣城、陽曲排澇標準為20-30年一遇。
在水環境方面,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大于85%,黑臭水體治理達標率達100%,城市河道、水系水環境質量達到全面消滅劣V類地表水;在水資源方面,2030年提升污水再生利用率達40%以上,雨水資源代替自來水比例5%;在水生態方面,確保天然水域面積保持程度100%,新、改建河道生態岸線比例達到80%。
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旨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改善城市內澇及水安全、水生態、水污染、水短缺等問題。事實上,一直以來,太原市都積極響應政府相關海綿城市政策部署,抓牢海綿城市建設機遇,接續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成果,保護和恢復太原生態本底資源,解決城市病,助力城市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并實現城市高效管制,將太原打造成全國的生態樣板示范城市。
記者了解到,本次太原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規劃期限為近期和遠期。其中,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0年。在規劃范圍上,研究范圍為城市規劃區范圍271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為太原市中心城區范圍695平方公里,北至上蘭和繞城高速公路北段,西至西山邊山地區,東至東山邊山地區,南至姚村。
在規劃目標上,將通過落實太原市海綿城市建設,在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四大系統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在水安全方面,將確保中心城區防洪標準滿足百年一遇,清徐縣城、陽曲縣城防洪標準、內澇防治標準中心城區為50年一遇,清徐縣城、陽曲排澇標準為20-30年一遇。
在水環境方面,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大于85%,黑臭水體治理達標率達100%,城市河道、水系水環境質量達到全面消滅劣V類地表水;在水資源方面,2030年提升污水再生利用率達40%以上,雨水資源代替自來水比例5%;在水生態方面,確保天然水域面積保持程度100%,新、改建河道生態岸線比例達到80%。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