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第四屆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創新高峰論壇在雄安舉辦
雄安新區啟動區NA8路地下綜合管廊有816米應用了長節段、大噸位整體預制裝配式綜合管廊成套技術,該技術開展專項研究20余項,申報專利100余項,申報省部級工法5項。這是記者從10月22-24日在雄安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創新高峰論壇暨2021年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作委員會年會上獲悉的。
會上,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王恒棟、同濟大學教授薛偉辰等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圍繞綠色建造、智慧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技術創新等展開學術交流,為推動雄安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建言獻策。
雄安集團工程總監楊忠在致辭中表示,“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區規劃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體現。綜合管廊的建設對雄安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未來新區將建設數百公里的地下管廊網絡。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更多地搭建這種高層次、高水平的技術交流平臺,努力營造良好的科技氛圍,著力推動地下綜合管廊行業的高品質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楊忠還與中交二公局副總工程師霰建平,廣州市政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安關峰,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員高永紅等專家,以《雄安新區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概述》《長節段大噸位整體預制裝配式綜合管廊成套技術研究》《CECSlt;矩形頂管工程技術規程gt;創新技術解析》《綜合管廊防護實爆試驗研究》為題作主題報告。
會上介紹了雄安新區長節段、大噸位整體式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示范工程所應用的成套技術。該技術是中交集團受雄安新區委托,聯合雄安集團,匯集全國多家院校、設計單位、設備制造單位進行科研攻關,于今年8月20日在雄安新區啟動區NA8路完成816米的中試工程,展示了該技術在管廊建造方面優質高效、環保低碳的優勢。
此次論壇暨年會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及同濟大學主辦,雄安集團、中交集團雄安區域總部、中交二公局共同承辦。當天,主辦方還組織與會人員參觀了雄安新區啟動區NA8路預制管廊,容東片區地下綜合管廊物流合建段。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