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貴州省建立地質災害綜合遙感識別中心
近日,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建立省地質災害綜合遙感識別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大力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遙感識別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水平。
據了解,建立中心旨在充分發揮星地質、遙感、人工智能、云計算及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優勢,推動隱患識別核查有序、高效實施,查清地質災害隱患分布情況,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心的職責主要是根據實際需求,研究提出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建議,編制年度工作方案,經審核同意后實施;組織開展全省范圍的InSAR、光學影像處理和地質災害隱患綜合判識工作,確定疑似地質災害隱患位置、類型、范圍及其風險程度,以縣(市、區)為單元,編制疑似地質災害隱患分布圖等。
在工作過程中,中心將始終堅持以下工作原則:一是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強化地質災害隱患調查排查和風險評價綜合遙感識別支撐能力建設,提高預警預測準確性和時效性,切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是統籌部署,突出重點。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統籌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遙感識別支撐能力建設任務,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三是科學減災,注重實效。發揮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單位、測繪單位和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技術專家的作用,充分融合地質災害、遙感、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遙感早期識別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促進高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支撐能力,科學防災減災。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