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在工程造價中是如何對構造柱的計價的?
以多年的對賬經驗,很多審計都需要對二次結構的平面布置圖且需要原對應的設計院人員簽字認可,今天中鐵城際小編主要給大家分享造價工程師構造柱的計價解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當看到圖紙上構造柱三個字,立即會想到一個概念:這是二次結構。事實上,項目中的構造柱要分兩種情況進行列項和計價:
(1)結構性構造柱
這種構造柱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中表示出來,其施工工藝與框架柱完全相同,唯一的區別是截面小一點,并與主體結構同步進行,它被稱為構造柱,是因為它的配筋不是通過受力計算來配筋的,而是按照規范要求的節點措施來配筋的。
它也是先四邊支模澆搗混凝土的,如果有局部與后期砌體連接,則在澆筑混凝土時應預留預埋鋼筋或后期采用 植筋。
除了名稱之外,所有屬性和施工工藝都與框架柱完全相同。此構造柱在計算工程量時,不能按構造柱分,計價時也不能按構造柱列項,工程量計要并入框架柱里計價,或按斷面周長單獨列項套框架柱子目進行計價。
在審計過程中,對一些沒有現場施工經驗的年輕人要進行施工工藝的解釋和說服。審計人員不了解施工工藝,沒有在施工現場呆過,但是他們都受過高等教育,通過解釋說服,大多數審計人員都是能接受施工單位的理由,必要時可提供監理簽字證明。
確認現場施工工藝,這種構造柱大多出現在懸挑陽臺的末端,也有分戶墻出外墻的懸挑墻端部,也就是孤墻的端頭。
(2)砌體構造柱
這種構造柱在結構圖中沒有顯示出來的,一般都是在結構施工說明中以文字描述的形式表達,其施工工藝是砌墻后立模板澆筑混凝土的可直接計算其工程量,套構造柱子目進行計價。
但是,以多年的對賬經驗,很多審計都需要對二次結構的平面布置圖且需要原對應的設計院人員簽字認可,否則,很容易爭執砌體位置是否存在構造柱,因為由于對賬雙方所處的位置不同,觀點當然就不一樣,所以提醒廣大造價人員,一定要催促施工技術負責人,辦理二次結構的施工平面圖讓設計人員簽字認可,避免最后結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