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國家標準首批4項生產礦山生態修復規范將于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
《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5月15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自然資源部于4月底發布了《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金屬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石油天然氣項目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監測評價技術規范》等4項國家標準,規范煤礦、金屬礦、石油天然氣項目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以及生產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的監測評價工作。這是全國首批專門針對正在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的國家標準,對生產礦山“邊開采、邊修復”提出要求,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4項國家標準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構建源頭保護與全過程治理修復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自然資源部組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等有關單位編制形成了上述4項國家標準。
這批國家標準充分體現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充分銜接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政管理要求,學習借鑒國外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吸納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適應性管理等國際先進理念,總結我國成功經驗,對礦山企業開展生態修復提出了5項基本原則,明確了6個重點環節工作要求,指導企業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通過采取減緩保護、預防控制與復墾修復等多種措施,推動礦山生態修復與礦產資源開采統一規劃、統籌實施,及時復墾利用損毀土地,恢復并提升礦區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協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
- 上海:《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解讀
-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
- 工業園區“定制化”供水: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
- 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
- AI+物聯網: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御”?
-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
-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
- 自然資源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